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1银1铜!76net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中实现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5.10.21 | 编辑: 罗洪

10月12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在本科生院的指导下,76net必赢线路检测中心产业赛道“飞脉”低空飞行器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平台项目获国家级银奖,引精智检——复杂装备电子产品装配质检一体化开拓者项目获国家级铜奖。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等11个部门会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大学、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共有来自国内外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总决赛共入围项目4720个,涵盖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赛道和萌芽赛道五大类。大赛坚持“产业出题、高校揭榜、学生答题”原则,其中产业赛道共吸引2355所高校、24.8万个项目、96.3万人次参加,共有3104家企业的6976个命题入选,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参赛项目中许多都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成果。

本次比赛中,76net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师生团队精准对接国家高端科技战略需求,在“低空经济”和“复杂装备质检”两大领域,展现了十足的创新力量,为当前行业痛点提供了可靠的解决办法,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交大力量。


国家级银奖项目风采展

项目名称:“飞脉”低空飞行器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平台

项目组别:产业赛道(成果转化组)

指导老师:高宏力、郭亮、李世超、李静波、曹瑶瑶

参赛学生:宋虹亮、李林森、徐怡凡、宋积盛、杜敏通、王玮、由智超、孙弋

项目简介:“飞脉”国产智能运维平台直面低空领域最核心的“安全之问”,深度融合前沿技术,成功攻克运维瓶颈,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保障的范式革命。以自主研制的运维大模型成功突破多机型适配、精准故障定位与早期风险预警三大技术壁垒,凭借卓越性能与显著的国产化成本优势,为各类飞行器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管理中心。目前,飞脉正逐步在军民用市场实现成果转化落地。


国家级铜奖项目风采展

项目名称:引精智检——复杂装备电子产品装配质检一体化开拓者

项目组别:产业赛道(企业命题组)

指导老师:丁国富、张剑、陈浩杰、王淑营、付建林、李静波

参赛学生:周永兵、赵明亮、史东林、李凌云、杜雨剑、丁予为、钟其宏、赵用、罗滔、云清琳、谢锡坤、王一佳、幸意凯、樊立伟、方鑫

项目简介:本项目面对企业复杂电子装配过程装配速度慢、检测精度低、质量追溯难等智能化局限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产品生产效率与规模的痛点,团队在集成学校学科优势,融汇产教创新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企业需求。项目创新性提出了复杂电子产品装配精确引导与检测一体化新方法、面向种类繁杂的电子元器件高精度识别方法以及多类别电子产品复杂极性器件反装快速检测方法,最终研发一套电子元器件工序引导及装配质量检测系统,目前已经完成实验室概念功能性验证,相关效果获得企业的初步认可并达成下一步合作意向。


未来,76net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将继续深度践行产教融合,产研一体化,打通知识创新与产业应用的系统性壁垒,构建起“创新策源—产业应用—价值循环”的闭环。结合专业特色,打造“新工科”育人育才模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实现从实验室技术到未来市场产品的精准跃迁。持续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科技自立自强人才根基的战略举措,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而持久的青年创新动能。